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254、255章 杯酒赐县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255章 杯酒赐县公 (第1/4页)

    《史记》有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元旦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元旦为十一月初一。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也有关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的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必公堂,称必兕觥,万寿无疆。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十月末便已是岁末,可称年节。

    楚国的年节,大约在十二月上下,绝不是十月末十一月初。

    这源于楚地的特殊性,毕竟居于蛮夷之地,除了必要的栽种外,楚民最大的活动便是狩猎。

    所以冬季狩猎那些肥美的野味,显然是楚民最大的乐趣。

    而楚地的冬季,自然要比中原诸国的冬季来得更晚,所以楚地的年节时间自是比中原诸国的年节要晚上许多。

    再加上楚人向来不喜与中原诸国一个样,什么事都讲究个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所以自楚武王称王后,楚国的年节时间便一直规定在十二月左右。

    言归正传,李然此次大胜吴国,还取得了吴王诸樊的首级,班师回朝的时间又恰好遇上了楚国的年节,对于楚王而言,那自是更添得几分喜庆。

    于是,楚王亲自郊劳,并命人于章华宫大摆筵席,是要犒赏三军。

    而此次大胜吴国,根据伍举的捷报,李然与孙武理所应当是居首功。

    毕竟有关于前线的情报,伍举那可是一字不落的尽皆传回来的,所以楚王对李然,孙武在前线都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那可都是门儿清的。

    故而,由他亲自迎接李然与孙武归来的架势,便不难看出他对此二人的重视程度已是无以复加的了。

    毕竟,身为一国的国君,亲自前来郊劳两名连臣子都算不上的外邦之人,这种礼遇那绝对是属于破天荒头一回的。

    可这还没完呢。

    在章华台的筵席上,楚王又让百官陪坐,硬生生是给他们上演了一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戏码来。

    “诸卿,寡人这第一盏,敬我楚国那些战死的儿郎,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我楚国的土地,捍卫了我熊楚的尊严!”

    言罢,楚王举盏,于台前是一挥而尽。

    群臣闻声,当即也跟着连连点头,纷纷举杯,遥敬远方,并效仿其模样,一起是将酒挥出。

    李然与孙武自然也不例外,毕竟是敬亡者,这也算得礼数。

    随后,只见一旁的侍人是赶紧又给楚王熊围是添了一盏酒,随后楚王又举起盏来,并是大声唤道:

    “这第二盏,敬在座诸卿的通力相助,使我楚国国运昌隆,大胜吴蛮!”

    楚王言罢,又将这一盏酒是一饮而尽。

    “谢大王!”

    此时,那些立于席边,但实际上却没有干任何事的卿大夫们闻声,一时受宠若惊,急忙举盏应和而饮。

    “至于这第三盏,寡人自是要敬子明先生与长卿的,二人大贤,一文一武,皆是当世无双的豪杰!如今寡君幸而得之,实乃我楚之大幸事也!”

    要说当初的王子围能够成为楚王,除了楚国本身的特殊性外,楚王熊围個人的智慧那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为何要先敬战死的士兵,再敬这些毫无作用的卿大夫,最后才敬李然与孙武?

    这当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楚国之所以如此的强大,为何?

    当然要归结于楚国强大的国力,而强大的国力体现,又恰恰是体现在楚国的军伍之中。

    而军伍之中,又以什么为先呢?

    自然是人。军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从地上长出来的,而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组成的。

    所以,他熊围身为楚王,日后若想要开疆拓土,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些“人”?所以,把他们摆在第一位那自是理所应当的。

    而后,再敬的便是这些殿内的,看似在这场与吴国的战役中,好似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卿大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