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豪门庶子_第二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第1/2页)

    四月十六,凌晨,子时。

锦州堰被彻底冲毁,长江决堤,洪水肆虐,淹三州之农田,数千顷。

毁粮十万石,房屋无数,牲畜无数。

但堰坝附近的三屯百姓,无一人死亡或失踪。

此壮举,后有没有来者尚不知道,但绝对堪称前无古人!

锦州布政使贺州在给朝廷报灾的折子里大书特书此事,赶紧为李烨和李熠功绩上表。

贺大人一边埋头写奏折,一边咂舌。

本以为这二位殿下是白龙鱼服,到锦州来游山玩水,顺便看看策论大比,招待好了也就完事儿。

哪知道李烨才来一月就碰上发洪水,还亲自调兵转移安置百姓,而身为吉祥物的皇九子李熠竟然也跟着去凑热闹了。

刚得到消息时,贺州恨不得直接找条白绫上吊,免得将来被景帝怪罪下来,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但凡有个好歹,贺州拿全家老小的性命也赔不起啊!

凤子龙孙,天子亲子,磕着碰着一丁点儿,甭说皇帝陛下怎么着,御史台的御史们就得拿吐沫星子先喷死他。

万幸李烨毫发无伤,还带回一身贤名,如今事已成定局,贺州为了自己脑袋和全家老小性命着想,只有大书特书二位殿下功绩,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兴许景帝龙心大悦之下不光不追究责任,还能多拨点儿钱粮,要知道,三州灾民,不可谓不多。

光锦州一地,就有万余灾民需要吃饭安置。

如今已经入夏,无需担心路有冻死骨,灾民们的安置住宿尚还能应付,可关键是,粮食上哪儿找去!

在朝廷的救济粮到位前,如何让灾民们渡过眼前这几日的难关,又成了贺大人吃不下睡不着的主要原因。

奈何实在是库中无粮啊!

夏粮未收,陈粮已卖,这可如何是好?

几万张嘴嗷嗷等着吃饭,稍有差错,都可能是引起暴-动的导火索,到时候他万死难辞其咎。

贺大人愁得人都瘦了一大圈,看到体型富态的谢文昌时,不由恨得牙痒,你身为参政,又主督粮田赋税,现在却连个屁也放不出!

果然是个草包!

呸!

当真是朱门酒rou臭!

于是,谢参政的日子开始不好过起来,不过二人一直是政敌,谢文昌压根没想到,是自己的体型引起了贺州的不满。

就在谢文昌以为布政使大人又要出招,准备严阵以待时,贺大人突然春风拂面,笑口长开了。

偶尔看向谢参政的眼神里,幸灾乐祸居多,却还夹杂着几分同情。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谢瑜献粮了。

整整三万石粮食,足解燃眉之急。

可惜谢三郎现下虽姓谢,却和谢文昌无半点儿关系了。承宣布政史司上下,对谢参政家的事,多有耳闻,贺大人本着“知己知彼”的目的,所知道的内幕更多。

谢家已分,除一份正式的文书外,事实已成定局。

原本以为大郎谢珏会是个有出息的,现下看来,再有出息,也比不过谢三郎了。

献粮是多么大的功绩?

用脚趾头都想得到!

所以,当谢参政得到消息后,立刻不负众望的晕倒了。

这一晕不要紧,至此谢文昌开始卧榻不起,一边喝药,一边恨不能对着谢瑜的小人扎钉子抽鞋底。

原因很简单,谢三郎已与他决裂,对方混得越风生水起,他就越是不安,生怕有一天这个被自己抛弃的三儿子会回来报复,担惊受怕下,人也瘦了不少。

其实,谢文昌完全是在杞人忧天,谢瑜现在忙得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去找他报仇。

献出的三万石粮食,还放在各府城内的粮铺的谷仓里,要领出来,自然要派人去。

苏氏兄弟各跑一州,谢瑜则呆在锦州,带着陈百户等一干侍卫,每天出城搭棚施粥,偶尔还帮灾民建个茅草屋什么的。

除献粮以外,谢瑜还做了一件事,他去百草堂拜访了赵大夫。

“大灾后必有大疫,医者悬壶济世,赵大夫医术高超,又德高望重,瑜以为,不如组织同行一同义诊,施些草药,便可防治时疫。”

此举在谢瑜看来,这些全是靠他上一世经历洪灾的经验总结,告知赵大夫,于人于己都有好处,顺便结个善缘。于赵大夫等人却是不得了的事,古人寿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