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1 (第2/2页)
,又将其一众妃子、儿女远发岭南,令其饱受思亲之苦,最后落得郁郁寡欢,结郁而亡。这段结论是我在苦盼高翔西征归来时,从随手翻阅的书籍中体会到的。然而玉莺的话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前朝皇帝并非抑郁而死,而是在其饭菜里长期添毒,慢性中毒致死。抑郁而亡,只是对外说辞罢了。皇上要亲眼看着前朝皇帝死去方能安心,倒也符合他一贯行事作风。可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仍是心里头一惊。或许他本不愿多一条杀伐罪证,奈何年事已高,久染恶疾,为了后世的安宁,不得已而为之。否则他也不会让前朝皇帝在河东安享了三载晚年。若说皇上的所作所为令我为之一愣,那玉莺之后的话更是使我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能自拔。前朝霸业,可盖日月,昔日各地纷争不息,各路诸侯竞相逐鹿中原,欲一统天下。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乱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直到前朝开国君王英姿勃发,以气吞山河之势扫荡六国,称雄九州,终使久违的祥和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后重临世间。然天意难料,甫平诸侯终有一统,方是休养生息、劫后重建之时,君王因重疾暴毙,为一手创立的基业埋下隐患。前朝开国君王与我朝皇上心有所同,为平息天下纷争南征北战,膝下甚少。在一片扼腕声中,前朝二世皇上登上帝位。少年英才,起初雄心壮志,继承父皇大业欲大展宏图。可毕竟年幼,无力驾驭身旁一众开国元勋,终日借酒消愁,不理朝事。乱世方休,正是百废待兴之际,权臣把持朝纲,只为一己私欲,视百姓为蝼蚁,惹得万民怨声载道,终是忍无可忍,揭竿起义,欲推翻□□。前二世皇帝有心力挽狂澜,却奈何不了身边权贵,心中有愧于万民,亦无颜面对死去的父皇,只做了区区三年傀儡皇帝,便撒手人寰。前二世皇帝急崩,众百官始料未及,在权臣争权夺势,各地百姓揭竿起义的风雨之际,前三世皇帝,也正是那位被皇上册封为河东侯的前朝皇帝,在分崩离析的大厦中登上皇位。攘外而先安内,平乱而先肃纲。待前朝皇帝肃清朝纲,为时已晚,国库早年虚耗所剩无几,忠臣良将被权臣残害殆尽,各地起义乡民达百万众,多所城池沦陷,京都亦人人自危。且军中将士多有亲戚在义军中,一边是报效祖国,一边又是家人,士气颓丧,一路败退。前朝皇帝见大势已去,无回天之能,为了芸芸众生,为了百姓不再为战乱波及,为了得来不易的大一统不再四分五裂,毅然力排众议,开城投降,降服于我朝。听闻玉莺对前朝皇帝的描述,我犹如吃了一击闷棍,当即哑然。这些传闻我幼时在市井也略有耳闻,玉莺所言非虚。身为我朝的子民,又是大将军的结发妻子,我自当效忠朝廷,对前朝□□深恶痛绝。今日听玉莺声泪俱下道出往事,心境却不知怎的失了公允,竟同情起河东侯起来。瞧着玉莺脸上痛苦的神情,我终于明白心中为何有这般感受。我朝与前朝,无非立场有所不同。她是前朝公主,为前朝平反无可厚非,就如同当年爹爹冤死,我豁了命也要替他鸣冤不可。平心而论,前朝□□因前开国皇帝的急崩埋下隐患,二世皇帝懦弱无能使朝野失控,进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