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崇祯的无力 (第2/3页)
成把成把的掉胡子,愁啊。 现在李侍问恨不能一文钱掰成两半花,那真是相当的凄惨啊,而且这些年大明风雨飘摇,能正常征收赋税的地方寥寥可数,军饷开支又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简直就是把李侍问往死路上逼啊,幸好蓝田县还是讲究的,从不缺少赋税,可是也是杯水车薪啊。 现在好了,你们打个张献忠张嘴就要一百万军饷,你们是真敢开牙啊,是把我们户部当成冤大头了啊。 李侍问跪在地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明的户部什么德行他太知道了,别说一百万两,就是一万两银子他都要努力斟酌的把这笔钱省出来。 大明其实这些年的赋税还是比较多的,虽然多地闹灾荒,大明的税收比往年少了一些,可是也能达到一千五百万两。 可是这些钱对比大明的大窟窿简直是杯水车薪,别的不说,光辽东一镇,每年基础军费就要四百万两,如果再遇到特殊战事,四百万两肯定不够。 除了辽东,陕西,山西,湖北,这些地方剿匪军饷,养护军队,加起来也要四五百万两之巨。 而且除了这些用兵的地方,就是一些地方养的兵马,比如山东有总兵,有水师,各地都有军队,官员的俸禄,加起来也需要四五百万两银子。 这样就是一千二三百万两银子出去了,这还没加上各地藩王的俸禄,这也是一大笔开支啊,大明国运至今二百七十余年,朱家子孙疯狂的繁衍,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宗室人口就高达十五万七千人。 根据近代《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记载,万历年间全国财政支出为一千八百五十余万两,其中宗藩俸禄开支就高达五百五十万两,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的税收都用在藩王身上,再加上辽东用兵,国内剿匪,各地养兵,朝廷俸禄,一下子就把大明的税收用的干干净净,前些天下雨打雷,把紫禁城北面一处宫殿噼踏了,皇帝都没舍得重修。 不是崇祯不想修,而是户部真的没钱啊,户部的账都放在明面上,今年收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一目了然,根本做不得假,这些钱加起来,今年最基础的开支都朝着两千万两去了,而今年才一千五百万两的税收,这大窟窿如何填,都把户部搞得焦头烂额。 而现在杨嗣昌开口就是一百万两的军费,支持山东总兵左良玉进攻张献忠,那是真敢开牙啊。 李侍问出列哭穷,杨嗣昌神情自然一句话也没说,好半天才开口道:“李尚书,张献忠反贼流寇,挖掘皇陵,罪不容恕,当凌迟处死,现在陛下有意征讨,你却百般不愿,这是为何,难道就因为区区一百万两白银,而让反贼逍遥法外,还请李尚书速速筹措银饷,我兵部也好速速派兵,清缴此贼。” 李侍问听了这话看着杨嗣昌,眼神中全是怒火,我户部什么德行你不知道吗?你这不是在火上浇油吗? 不过李侍问也不傻,也明白杨嗣昌的意思,杨嗣昌这是以退为进,他想诏安张献忠,可是呢,皇帝不愿意。 那么就摆事实,讲道理,现在更是想要用钱让皇帝低头,而自己就是杨嗣昌想要抓过来用的枪,杨嗣昌想要逼着自己对皇帝说,户部没钱,还是不要轻易动刀兵这样的话。 可是自己能说吗? 这话不能说,杨嗣昌这个王八蛋啊,真是她娘的阴损毒坏,不似他爹杨鹤那般忠厚。 李侍问想着便不在多言语,现在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一切都明白在眼前,户部没钱,真的没钱,他甚至透支了来年疏通漕运的钱来解决今年的问题,可是你再拆了东墙补西墙,你也不能把东墙全部拆了啊。 所以李侍问不言语了,只是跪着,心中暗骂杨嗣昌不当人子。 就这样局面僵持住了,朝廷群臣都不说话,有啥好说的,看热闹吧,看看这皇帝是为了江山能舍弃祖宗,舍弃个人的屈辱,还是一怒之下,不顾江山,硬掏出一百万两银子灭掉张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