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开业前夕 (第2/4页)
很丢人,就连身为出家人的僧侣们虽说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里还是觉得厌烦的。 即便如此,寺庙本着我佛慈悲的思想,于是便开始收取他们十分低廉的住宿费用,相比起外城区的客栈和风餐露宿,身上有些盘缠的学子们还是能够接受寺庙给到自己的价格的。但是这些学子当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付得起寺庙给到他们的所谓的比较低廉的费用的。 寒门子弟无处不在,而这些学子当中,存在着那么一批,就连是到这汴梁城中来,就已经有负债在身的一些人了。也有的学子,只有官票在身,但是现在会试一结束,官票也当即作废,他们必须自己解决接下来的食宿问题。再有,就是和范仲淹当年一样,身无分文的家伙们。 然而,陆垚心中知道,要改变现在的官场和国家,更多的,靠的就是这样的寒门子弟,所以现在不能让他们心寒。而且,说到底,殿试的时间其实正常都会安排在会试结束的一周之内的,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弄出来的这个新蹴鞠大赛,赵祯应该也不会下旨推迟殿试的日期,这样的话这些学子们也就不会陷入到这种窘境当中。所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虽说不是陆垚想看到的,但是不可否认,陆垚也确实是要负有一定的责任的。 因此,陆垚建立钱庄的想法,就变得更加急迫起来。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现在依旧用尽各种方法留在汴梁城中的这些学子们,他们大多数对自己的会试成绩还是十分有自信的。那些觉得自己榜上无名的人,因为殿试的推迟,大多数连放榜的日子都不会等待,直接在宣布推迟殿试时间之后,就灰溜溜的收拾东西回老家去了。 所以,现在依旧留在汴梁城中等待会试成绩的学子们,大部分都是能够进入到殿试的人。对于殿试,陆垚之前多少也了解过一些,这殿试,说白了就跟现代和老板进行面试是一个道理,只要应试者不发挥失常,不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大多数都能够应聘成功。也就是说,现在留在汴梁城中的学子们,大部分将来都是要入仕途的,只不过大家分配到的地方还有官阶不同罢了。当他们真正入到官场之后,陆垚之前找赵祯谈起钱庄事情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一点,他希望皇家能够从国库当中拿出一部分钱来,预先支付给这些能够通过殿试的人两个月的饷银,赵祯在听了陆垚关于贷款业务之后,当即也就同意了陆垚的这个请求。 有了这两个月的饷银,这些从钱庄借钱出来的人,自然就可以将他们从钱庄中的贷款连同利息给还清,只不过是半个月的利息,那些意气风发进入官场的人应该不至于连这些利息都不愿意给。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在自己为难时候能够拉他们一把的人,理应感谢才是。陆垚这是完全抓住了宋代这些书生们的心理。当然,陆垚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历朝历代都有那种无赖出现,虽说已经入朝为官,但是肯定也会出现那么几个老赖,对于自己从钱庄借的钱不想还。对于这种人,陆垚只能请求赵祯下旨,如果欠钱到期不还,朝廷会出手进行治理,如果他们还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的话,这钱庄放出去的贷款,是必须要归还的。 这么一来,就剩下最后一种人,殿试失败,或者是会试成绩太差,白白在这汴梁城中待了半个月,最后依旧还不上钱。对于这种人,陆垚觉得自己需要采取一个特殊的措施。如果直接就这么放过他们,那以后这样的人就会觉得钱庄是一个冤大头,借钱之后都说自己还不上,那样十分麻烦。但是如果强行让他们还钱的话,一时间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钱财。 如果是这样,陆垚觉得,倒不如将他们派到自己下面的产业或者是美食行业去打工,用赚取的工钱来抵偿债务,按照这些学子们在殿试前能够借到钱的数量,应该一两个月的打工时间,就能将欠款还清,自己还能留有一部分钱财。没办法,还不上钱,就只能采用这样的措施了。 这是陆垚经营钱庄的一些初步理念和准备,虽说许氏对于陆垚这其中的有些做法感到不太理解,但是最后也是同意了陆垚的这些做法。 此时的陆垚,正在房间内安排着棠溪今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