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老百京的小生活 (第1/3页)
刘洪骑着自行车哼着歌,开始琢磨自己去哪个澡堂子洗澡。 澡堂子早年间并不叫这个名儿,而是叫香水堂,因为这时候百京人家里都没这个条件。 尤其是到了冬天,冷啊,都得上澡堂子泡澡,而这水相当金贵,这才是‘香水堂’这仨字儿的真正由来。 正是因为苦,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每个人都特别珍惜难得的泡澡机会,每次上澡堂,一待就是一天。 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老泡儿’,毕竟他老在里边泡着。 这人分三六九等,澡堂自然也分四个档次。 头能档次的叫东升平,尤其是它家的三楼,头号包房,搁过去老百京叫官房,但凡是跟这儿洗澡的人,非富即贵,在这儿不光洗澡,还能眯一觉。 第二等,清华园,价格三毛钱到一块不等,这就看想享受什么样的服务了。 第三个档次是盆堂,来这儿洗澡的人,几乎都是工人,勤俭节约,没太多讲究。 最低档次的则是散座儿,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能来。 出名的澡堂子一共有十四家,分别是清华园,桐园儿,宝泉儿,颐和园,松竹园,裕华园,华宾园,华宾园分号,德丰园,兴华园,一品香,东升平,清华池,鑫园,整整十四家。 谁说泡澡是东北文化啊?明明是百京的嘛。 “不对,先去西单,弄弄头发!” 刘洪不喜欢短发,整的好像秃子一样,但是头发杂乱无章的野蛮生长,刘洪也不喜欢。 这打民国开始,发型就多了,什么光头、平头、寸头、分头流行起来,大部分人喜欢光头。 解放后,虽然有了一些固定的理发铺,但是走街串巷的剃头匠还是很多。他们大都手里拿有一铁器,人称为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 当时,他们除剃头刮脸外,还为客人掏耳朵,按摩、推拿、正骨。 有句俗话“剃头挑子一头儿热”,是因一头是专为客人洗热水头的地方。 上边是一铜盆,下盆架为放热水的小火炉,而圆笼边立一旗杆,旗杆上有青丝穗,其下边有一寸斗。 老百京人应该都记的,胡同里总有那么几家熟悉的理发馆儿。老款的理发椅、电推子、修面、铰脸、刮脸等,真真的一条龙服务全活儿。 剃刀磨的锋利了,用热毛巾烫软胡子,开始刮脸。现在的理发店还有这么手工的刮脸活儿么?给你刮出血了你也得忍着点。 刘洪现在要去的,是西单第一理发馆! 这西单第一理发馆是五五年从上海引进技师在北京开业的,坐落于西单北大街。 刘洪起了三十来分钟,问了好几个人,差点没迷路,这才找到理发馆。 推门一看,发现就一个顾客在理发,刘洪松了口气,这赶得真巧。 “叔!大背头,打油,会吗?” 那穿着打扮很得体的中年人笑了笑,用木梳把自己的头发使劲往后梳,那意思就是我会,今天你这钱我赚定了。 刘洪进去,交了钱和票,开始一边洗头一边等,看样子马上就到自己了。 和刘洪上辈子理发后付费不同的是,那时候理发都是先交钱,店里有专门卖票的,顾客拿了票就可以开始等了。 西单第一理发馆被叫做“西单第一”,在这年头可是服务优质的高级场所,你要是来一趟这理发,那你可算是走进时尚了。 等轮到了刘洪,这理发师傅一边上道具对着刘洪的脑袋,就是一顿眼花缭乱的cao作。 一边理发,嘴里也不闲着,跟刘洪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小同志,你这头发真好啊,乌黑锃亮的。” “啧,这不是我年轻吗?过个几十年,头发也得白!” “哈哈哈!” 这年头理发没有那么磨叽,时间都很短,像刘洪这用时十一二分钟已经算是时间长了。 打打衣领,把碎发再拍一拍,出门都那一刻,刘洪感觉整个人都感觉精神了许多。 下一站去哪儿?清华池啊!不过人家其实叫清华园,门票三毛。 其实刘洪现在都已经算是来晚了,为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