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1/2页)
没了,走起路来自然就稳得多。好在是天黑之前赶到了,一进村,郝放便被村里的人簇拥起来。领头的是村长,身后跟着十几个小孩,身上穿着脏旧的衣服。整张脸看上去,最干净的便是眼睛和嘴唇,不知道是因为没洗脸还是肤色本就那样。也有村民出来的,脸上大多挂着笑。村长当然是会说普通话的,但他的普通话里有一半都是方言。岁数大些的小孩也会说,竟说得比村长要标准。他被带到了一个村民家里,说这便是他今后要住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个老奶奶和一个七八岁小男孩。听说小孩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村子座落在群山的怀抱之中,远远近近的房屋,展现出的是一副与二十一世纪格格不入萧条,这景象似乎只能在黑白相片上才得以见到。郝放也曾在乡下居住过,但房子多数是红砖黑瓦建成,有些条件好的还盖起了楼房。而眼下所见到的,多数的房子都是由土坯建成,土坯是用粘土与干草混合在一起制造出来的砖块,没经过烧制,但比泥块要结实的多。后来听当地人说,这样房子不仅结实,而且还冬暖夏凉。学校也是土坯房,但形状要比其他的房子好看些,前后也只有三间屋子。之前,学校里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本村的姑娘,高中毕业后便一直留在村里教书。另一个同郝放一样,也是大学里派过来的支教,时间一到便回去了,郝放就来接他的任。而他现在所住的房间,也是上任住过的,被褥也都是现成的,就是有些脏罢了。甘肃缺水,不管季节的缺。这些在来之前便有人告知过他,所以也就提前有了心理准备。刷牙洗脸不是问题,但洗澡洗衣服却是问题。在当地待了一个星期后,郝放也成功的融入了环境之中,与周遭的人一样都是灰头土脸的。而他那半月便要刮一次的脑袋,也因为当地没有理发店而任其生长。之前为了买管牙膏,郝放竟整整来回走了一天,翻了好几座山,也出了好几身汗。生活条件艰苦,时间一长便也就能习惯。很多事情加诸于自身时,倒也没多大感触,无非就是忍耐,无非就是去习惯。只是当地的小孩子,有的即便是到了冬天,脚上还穿着一双凉鞋,而身上的衣服也很是单薄。面对这一切,郝放能回应的便是满满的无力感。这里的贫困是令人绝望的,当地的人并没有几个见过大山外的世界。没有对比,当然也就不会对现在的环境有所抱怨。他们也同山外的人一样,寻常的过着日子,在没有手机电脑,在没有五彩灯光的世界里不声不响的过活着。可郝放是从山外来的,他也从小在那种环境下长大,所以他做不到同这些人一样不知世间巨细的活着。他为这些人感到绝望,他同情他们,心疼他们,却又什么也做不了。郝放的文化课不是特别好,但数学还说得过去,所以语文便都是另外一个老师在教,他则教数学,当然也教画画。教语文的也就是本村的那个姑娘,也有二十三四岁了。山间没有信号是自然的,打个电话要去乡里,那里有公用电话。当然也要跑上一天的来回,而且通放质量也不行,总也断断续续的。离家了,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家。他给母亲打过两次电话,后又给何宇、格影两人还有同为支教的林海光写了信。给何宇和格影的信稍短些,给林海光的信要长些,心中的万千感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