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割草 (第1/2页)
众贼匪发出“咿咿呀呀”的怪叫声,这叫先声夺人,还没开打就用气势震住对方。 若是遇到胆小的人,光是听到这怪叫,就已经吓破了胆。 贼匪纷纷攥紧手里的武器,远程武器自然是猎弓,而近战武器则以三种为主,分别是朴刀,哨棒和闷棍。 大宋禁武,对民间武器有着严格限制。 贼匪除非抢劫县城武备库,否则能够搞到的武器,大抵也就这几种。 大名鼎鼎的“朴刀”其实就是柴刀加长棍。 毕竟柴刀乃是生活所需,不在禁武名录之中,所以柴刀乃是行走江湖的首选兵器。 若是需要过关时,便将柴刀背在身上,遇到盘查,便说是用来砍柴。 而需要打斗时,则将柴刀固定在长棍上,转眼就成了长兵器,威力大增。 相较于钻法律空子延伸出来的朴刀,哨棒就更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武器了。 所谓哨棒,便是在长棍上方钻一个洞,挥舞起来会“呼呼作响”,防止从背后偷袭,可给受害者预警反应的时间。 闷棍就没那么厚道了,不打孔的棍子就是闷棍,挥舞起来不声不响,一棍子下去就要人的命。 另外绝大多数山匪,都有不同程度的披甲。 但由于甲胄的工艺极其复杂,所以山匪的“甲胄”只能靠发挥想象力了。 往身上绑几块木板也算是甲,挂一块破铁皮也是甲,更有甚者,参考了《武经总要》自己发明“纸面甲”,可惜缺少工艺支持,究竟是甲还是“寿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些都不重要! 在贼匪们看来,光是凭借他们巨大的人数优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赵桓。 双方距离已经不到百步,一直懒懒散散的王犇,终于戴好头盔,双手攥紧长柄斧,摆开了战斗姿态。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站在原地别乱动。 毕竟身披重甲,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浪费。 贼匪的喊声已经清晰可闻。 “去死吧!” “赵桓的项上人头,我们收下了。” “杀赵桓者,重赏五十两白银。” “老子娶妻生子,就靠你的脑袋了。” 看着乌泱泱的贼匪,孙贺已经开始有些手心冒汗,当双方接触到一起的瞬间,局势瞬间明朗,孙贺的表情也直接僵住。 王犇举起长柄斧,往下这么一劈,一个贼匪就当场毙命。 周围的三十个敢战士,大抵重复着机械单调的动作,不躲不闪,任由四面八方的武器攻击自己,全凭重甲硬抗,然后手里的长重武器,每一次劈砍,都会有一个贼匪血溅当场。 也就是一个喘息的空档,就有超过五十个贼匪被当场干掉。 大批贼匪犹如浪潮一般涌向敢战士,然后犹如草芥一般被收割着。 一根根箭矢,平射而出,叮叮当当的射在敢战士身上,要么被甲胄弹飞,要么钻个小洞,根本伤不到敢战士分毫。 朴刀从上而下,重重的砍在敢战士的头上,只听“咔嚓”一声,头盔只是留下点痕迹,而劣质朴刀柄则直接断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