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1/2页)

    座什么样的桥?”

“桥拱要高些、宽些,方便下面行船。”崔瑛想起在现代时不知谁说起过,关于长江大桥高度的事来,便先定下调子,不要碍了上游行船,“桥面要平些,宽些,最好是能走马车的。”桥的运输能力很重要。

喻皓在拇指上沾点唾沫,迎着风立起拇指感受一下,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木片丢到水中,看那木片晃晃悠悠漂到下游去了,才转头问崔瑛,“这里夏季风雨大么?”

“这个么,”崔瑛犹豫了一下,“我来此地不过三年,一直风调雨顺,不太清楚气候的情况,等回城寻个济慈院的长者来问问吧。”

喻皓点点头,“但恐怕会比较难,而且比较花工夫。”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总要留些东西给后人。”崔瑛看看喻皓,“大师愿不愿意与瑛一起,起一座如送别之灞桥,洛阳之津桥一般名传后世石桥?瑛愿倾尽所学,为六安留下一条通途。”

“愿与大令携手起一座千年不倒的长桥。”喻皓忽然展开了自见面起一直拘谨的神色,大笑着许诺,这一次,他没有再回头去看别人的眼色,眼眸点亮了属于匠师的骄傲。

第57章崔宅

定下了修桥的计划,船正行到竹山之下,正好离舟上岸,前往竹山村。

“今日德华可要一尽地主之谊啊,老夫可早就听说你这里好东西多,可没藏私。”赵匡胤的笑声很爽朗,一副标准的军汉作派。

“寒舍蔽陋,若有一二处可入赵将军的眼,也是下县小地的荣幸。”崔瑛笑着打个哈哈,引着一行人拾级而上。

竹山村最近非常热闹,崔瑛的杜仲田在陈石头的关照下扩大了不少,到今年杜仲籽已经可以收上不少,还有许多枝叶也可以进行修剪了。六安县的丁壮如今修渠的修渠,备修桥料子的备料,在村里做活的大多是周边县里来找活计的。

“怎么你这里小的小,老的老啊?”赵匡胤见那一个个背着篓的雇工皱眉道,“德华,不是老夫说你,你当个县令爱民如子是应该的,但当家做主可不能随便发善心,就你那点小家底子可不是乡绅士族的对手。”

“赵将军此言在理,”崔瑛用哀怨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若是您能帮瑛和您那兄弟说一声,让他匀我一些人手,那就更好了。”

此地的赵家与赵匡胤有点子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多少还是有些走动的,赵匡胤也晓得有这一门亲戚在,他一听这话,立即闭了嘴。

崔瑛笑了笑,雇老人孩子不全是发善心,他这里的活不用力气,也不难做,就是需要仔细地熬工夫,老人孩子价格低,也更珍惜机会,比雇青壮合算多了。

日暮时分,竹山村的青壮完成了今天的活计渐渐回了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起了丝丝缕缕的炊烟。

“竹山村的青壮不用服徭役?”柴宗训问。

“活计是按离家远近综合规划的,”崔瑛知道柴宗训问他是不是在维护乡里,他坦然的回答,“每队人会轮流到人少处服役,全村一起出钱使人顶了远处的活,青壮做完当天的活计是有时间回来的。”

“这村里人很富裕?”

“陛下与您赏赐给我的产业,除了宅子是在县里之外,其他的都在竹山村,我都雇了村人帮我打理。”

柴宗训点点头,刚想说什么,又听到远处有稚嫩的声音在读着“天地玄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