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8 (第1/2页)
人蛊惑的心,这委任其监国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赵恒理所当然地想着,因此认为,王钦若也不合适。林内臣在旁安静侍立许久,见状心念一动,鼓起勇气,小声询道:“官家不如召来太子殿下,听听看他是怎么想的?”赵恒一听,顿觉颇有几分道理,遂兴致勃勃地派了人去,将正在散着步等陆辞的小赵祯给叫来了。赵祯鲜少在白天被召到爹爹所在的宫殿去,乍一听这一传召,还有些怀疑事情真伪。虽在下人的反复劝说下,前赴去,也的确见到爹爹的面了,仍有些不明所以。偏偏赵恒也不打算直奔正题,而是先考校起他功课来。赵祯对答如流,内心却越发不解。但他素来冷静持重,即便困惑,也未在面上露出多少迹象来。只为慎重起见,他每次回答前,都会特意多停顿一会儿,直到在脑海里反复斟酌过,确定说辞没有毛病后,才慢吞吞地道出口。他平时做事就偏温吞一些,此刻说话再慢上半拍,倒没让赵恒察觉出什么不妥来。见自己随口考校的课业,六哥都能答得顺畅从容,颇肖自己当年,赵恒的心情也被带得好上一些。就在赵祯还暗自警惕时,赵恒终于道明用意了:“我欲近日下召,当我还在病中时,都由你来监国,你认为如何?”赵祯结结实实地一愣,半晌才老老实实道:“国有千事,决策一人。臣才资具浅,比不得爹爹毫厘,自是无法胜任监国一职的,此事不妥。”为表明这是他认真的内心想法,连‘我’这一日常称呼都不用了,而正儿八经地用了‘臣’。说完之后,赵祯就安安静静地继续坐着,以沉默的态度表明,他的确不愿意。赵恒听后,不免觉得浑身舒坦。心里原还残存的一丝因让权而带来的微妙,也一下跟着烟消云散了。六子若是积极高兴,即刻应承,他恐怕还会踌躇一二,斟酌再三。但六子非但毫不动心,还郑重其事地阐述了这几句肺腑之言,再认认真真地进行推辞。让赵恒在感动和得意之余,倒下定了让太子监国的决心了。见赵祯明摆着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赵恒面上不由带了一丝笑意,也不再迫问他,而是转移了话题:“次辅之位尚有空缺,依六哥看,何人比较合适?”当然,这次辅的具体人选,赵恒已是心里有数,只在几人中略有纠结。其中最得他中意的,就是李迪了。尽管上回李迪曾当着他的面,指出皇后不得干政之事,叫刘娥好生不快,但赵恒在心疼过后,却是如明镜一般的。愿为他坐稳这把龙椅呕心沥血,直言不讳,甚至不惜得罪圣人的臣子,才是值得信任、最为忠诚的正人君子。特别是在方才察觉出刘娥渐渐展露出的不俗野心和掌控力后,赵恒对她仍有些许芥蒂,对于同其作对过的李迪,自然就更有好感了。现赵祯的答案,正合适作参考。赵祯却抿了抿唇,并不愿说。赵恒若是追问他,他就板着脸,正经八百地回道:“国之重事,自当由爹爹做主,又何来臣越俎代庖,所以置喙之处?”赵恒哭笑不得道:“怎么,连考校你都不成了?”赵祯歪了歪脑袋,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