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身世之谜(前情提要,必看) (第1/1页)
楔子-身世之谜
随着高宗皇帝的一道诏令,谢氏王朝迎来了第一位女太子——宋倚阑的母亲谢琦。
彼时的谢琦正值桃李年华,与情郎颂昭两情相悦,未婚便在他的领地上私自诞下一女。
在当时未婚生育可是极其不祥之兆,谢琦的政敌们一经获悉,便快马加鞭地把此事捅到了御前。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朝野上下对此吵翻了天,高宗闻之也极其震怒,一气之下将储君之位许诺给了年仅十一岁的谢自璋。
谢琦眼看东窗事发,为了保住王储之位,她狠心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宋倚阑扔给颂昭,从此便远走高飞,再无音讯。
回到长安后,谢琦和父亲明面上谎称已经将二人处理干净,暗地里却通过一切手段收买朝臣,把初入朝堂不久的谢自璋往死里搞。
谢琦的手段之狠辣、经验之丰富,很快就在朝堂上显出了威望。
反观谢自璋就像一个毛头小子,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凭借着大权臣们的倒戈,谢琦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皇弟好不容易积累的政治资本毁于一旦。
本来高宗骨子里就重女轻男,再加上朝臣们一边倒地支持谢琦,未来的皇位之主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谢自璋虽心有不甘,却实在佩服皇姐的铁血手腕。政治斗争本就残酷现实,成王败寇也没什么好说的。
从那以后,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谢自璋开始远离朝堂,拼命地讨好谢琦,终是为自己挣得了个“清闲王爷”的身份。
承熙元年,颂昭通过街边的商贩打听到,他曾经的爱人成为了大谢第一女皇。
他彻底心死了,开始独自抚养女儿,将为数不多的资源、精力和温情都倾注在了宋倚阑身上。
小姑娘的童年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但由于颂昭是个极好的父亲,日子过得倒也挺幸福。
但纸终究保不住火,十二年后有好事者重新掀开了这段往事,当下便舆论四起。
在国师华淮的建议下,女皇为了社稷的安定,不惜下军令追杀昔日的爱人和亲生骨rou,誓要将“谣言”扑杀在萌芽中。
颂昭无奈,为了自保奋力起兵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皇家正规军逼至绝路。
他自知难逃一死,也不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颂昭让士兵们放下武器,他自己则跪在地上对着曾经的爱人拼命磕头,磕得额头皆血rou模糊。
只为女皇看在昔日的情分上,能放女儿和弟兄们一条生路。
但即便是他嗓子都求哑了,谢琦也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要将那孽种一并处置了,永绝后患。
见她回心转意无望,颂昭在无比绝望之下当着宋倚阑的面投江而亡。
亲眼见到父亲惨死,年幼的宋倚阑当即便吓得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少女开始变得疯疯癫癫的。
她经常说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还总是无厘头地大笑起来,活脱脱一个痴傻的废人。
女皇疑心很重,经由御医多重考察无果,只得出来一个结论——宋倚阑因颂昭之死受的刺激过大,疯了。
事件平息后,谢琦先是将当年参与造反的颂家君尽数屠戮,还命人将颂昭的尸身打捞上来,割下他的首级悬于菜市口,以平民愤。
世人皆唾其乃乱臣贼子,死不足惜。
但对于装疯卖傻的宋倚阑,女皇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她仅仅对外宣称暴毙,实则秘密接到宫外的禁庭中养着。
一个傻子,还能翻出什么风浪不成?
宋倚阑在禁庭没有名字,由于年纪小,别人也只是称呼她为小九。
因为她是那天被收编的第九个人。
禁庭的日子并不好过,反正比起宋倚阑前十二年的人生,简直有云泥之别。
她从小就酷爱读书,教她的老师也都是当地大儒。
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诗书礼乐,就没有宋倚阑不懂的。琴棋书画方面她也均有涉猎,妥妥的小才女一个。
但是在禁庭......
这里没有书,没有笔,没有人权,没有她过去拥有的一切。
这里只有永远吃不饱的饭,永远做不完的粗活,永远受气的低贱地位,和永远望不到头的高墙。
毕竟女皇说过,只要活着就行。
一个见不得光的痴傻私生女,让她活着已经是天大的慈悲了,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其他的呢?
她见到的人帮不了她,她读过的书救不了她,她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走出一条坎坷且未知的路。
直到手握重权的锦衣卫督办——李临台出现后,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那个机会无论好坏,宋倚阑都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她深知,这高高的围墙是她母亲的极限,而不是她的极限。
她要不择手段地向上爬,爬到一个无人能及的高位,拿回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为母亲上罪,为父亲报仇,为自己正名。
- 楔子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