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艳旅_正文 第35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356章 (第2/2页)

罪人啊。”

    好多士兵跟着附和,四小姐及时道:“我知道你们都是身不由己,现在只要你们愿意归顺朝廷,我保你们不死。”

    于是这些士兵开始缴械投降,沈天豪已经开船离开了岸,听到身后自己的军队叛变,不由得骂道:“你们这些胆小鬼,真是没用的东西。”

    众士兵齐声喊道:“你才是胆小鬼,杀了他!”

    当即,士兵们指着沈天豪大骂,有几个已经耐不住怒火,朝沈天豪放了几支冷箭,沈天豪不知为什幺,下意识的将沈俊虎的身体挡在了前面,做了自己的rou盾,一支冷箭射中了沈俊虎的心口,他心中一凉,想起父亲对喜儿的狠心,现在居然又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他眼中却是只有他自己。

    沈俊虎心中恶意突生,中箭之后,想起喜儿已死,人世间真的没有什幺好留恋,又逢父亲这样狠心,趁着自己身体栽倒的一瞬间,用力拉着沈天豪的身体,竟一起坠入滚滚的黄河。二人都不善水,加上黄河水水流湍急,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来。

    四小姐哼了一声,道:“这种小人真是没有好下场,可惜这一次又没有抓到程世杰这个大叛徒。不过四小姐已经在凤凰城听到了六郎坐阵飞虎城大捷的消息,她现在已经猜到六郎是不是已经赶往玉提关去找萧绰了。

    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西凉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汉末三国时凉州军阀董卓(后为李傕)率领的西凉军(西凉政府军)和马腾(后为马超)、韩遂率领的西凉军(西凉起义军)曾纵横大半个中国,无人能敌,后均失败于内斗。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要研究中国文化,你不可能绕过凉州。比如:佛教传入中原时,凉州是最关键的一站,佛光西来,自此扩散,才有后来的格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在凉州住过十多年,他对中国汉文化的了解,就是在凉州完成的。至今,他那个着名的焚不烂的舌头还埋在凉州,接受着历代过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国的建筑,那就更绕不开凉州了,北京西安等旧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头,就是凉州……总之,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其发祥地就在凉州。陈寅恪的里,有许多相应的证据。凉州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凉州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凉州所辖郡国: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属国、居延属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张寔)、西凉(李暠)、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一说为段业)及隋末唐初的大凉(李轨)都曾在凉州建立政权。凉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接兰州,西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于是,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比如:宋代的杨门女将,征西夏时,到古浪峡,走投无路,跳崖自尽,留下了“十二寡妇滴泪崖”的传说。西路军也在古浪峡跟马家军打过一战,死伤惨重。上次,我带上海文化出社的编辑吴金海和黄韬去我家,路过古浪峡时,他们不由得惊叹:难怪西路军受挫,这儿,只要架挺机枪,就很难过去。的确,那是条狭长的走廊,峭壁千仞,势若蜂腰,中有小道,蜿蜒西窜。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都会,同时也决定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凉州自古多安定。古谣云:“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凉州百姓爱好和平,从不排外,能忍辱负重,讲究“吃亏是福”商贾往来,从不欺凌,渐成经济文化重镇,在唐代,就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之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