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252、253章 诸樊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2、253章 诸樊之死 (第3/3页)

他和孙武保持一致,诸樊想来也都不会由此而自尽。

    届时,诸樊罢兵而去,与楚国休战言和,那岂不要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

    他伍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如此鲁莽的逼死的诸樊?

    仅仅是为了战功?

    李然不能相信,伍举他好歹也是通些“周礼”的,难道真会不懂得这些个“克己复礼”的妙用?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然而他此刻相不相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伍举或许还真就是这样想的。

    因为,吴王诸樊的生死,对于他伍氏一族而言,便是开宗立业的最大筹码!

    前面已经说了,伍举毛遂自荐自请出战,为的便是获得战功,提高伍氏在楚国的地位,从而巩固他们伍氏一族的权势,甚至是成为超越薳氏一族那样的超级世家,为了他的儿孙们铺路。

    所以,在面对诸樊的这颗项上人头,这等的不世之功时,饶是一向老谋深算,通晓周礼的伍举也会变得如此的急功近利,也愈发的莽撞起来。

    由此也不难看出,“礼坏乐崩”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当眼前的既得利益足够强大到令人疯癫的时候,那些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往往是真实存在的“远虑”便会犹如形同虚设一般,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伍举便是如此,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诸樊之死将会给吴楚两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又会给他伍氏一族带来什么样的隐患。

    只因为诸樊的脑袋,对他现在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过事已至此,李然的计策可谓是全盘落空,而接下来他所要面对的狂风骤雨,显然要比吴楚两国的这一场兵祸还要严重。

    孙武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对于李然所问的问题也甚为明了。

    “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所计,天衣无缝,若非是那伍举鲁莽,横插了一脚,此事绝不可能会发展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要怪,便只能怪那伍举实在太过智浅,生生的将吴国变成了楚国的宿敌,从此天下恐无安定矣。”

    作为整件事的直接参与者,孙武看得最是分明。

    然而李然却是自嘲的笑了笑。

    只听孙武接着道:

    “当此时刻,先生若再思自责,只怕已是无益。”

    “以武之见,先生当思如何回应子产大夫,以及中原诸国的责问。”

    “吴王之死定会牵连到先生,成为那些人对先生口诛笔伐的由头!”

    孙武眉头紧皱,显然也在思考这一问题。

    毕竟诸樊以死,无法挽回,如何面对中原诸国君臣的口诛笔伐才是李然此时最需要考虑的。

    可谁知李然却是长叹一声,掀开车帘朝外看去。

    寒雨淋漓的楚地之上烟雾缭绕,四下一片阴沉寂静,不闻鸡鸣,不闻狗叫,人烟稀少。

    望着这样的世界,李然沉默不语。

    他原本以为,以他数千年的历史经验以及现代人的逻辑思维,他完全能够在这样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的应对任何事情。

    所以当他第一次在曲阜参加乡校集会时,便将所有人都看作“学渣”。

    简而言之,在他李然看来,这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他的对手。

    可是事到如今,他这才发现当初的他是有多么愚蠢,有多么的自大。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无法改变的特质,即便他李然是后来者,是集上下五千年历史经验的第一人,他也无法改变这一时代的特质。

    而且,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许多事是他无法做到的,是他无法通过他想要的途径去完成的。

    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是现在,李然却十分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

    他始终只是一个人。

    一个也同样是血rou筑成的人,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平凡之于他,等于平凡之于芸芸众生。

    ……

    经过半个月的颠簸,李然与孙武终于是一起回到了郢都。

    而等待他们的,乃是楚王的郊劳亲迎。

    章华台下,楚王难得一见的从数百阶梯上走了下来,率领着楚国一众文臣武将,亲自迎接李然与孙武。

    这场面,堪称壮观。

    数千名楚王的侍卫将章华台是围了个水泄不通,楚国上下一众卿大夫,并排两列立于楚王身后,而楚王头戴冠冕,身着华服,英武不凡的脸上挂着至今尚未褪去的兴奋。

    “恭迎子明先生得胜归来,君臣同礼,寡人拜谢先生于楚之功德!”

    随着王子弃疾的声音响起,章华台前,楚国君臣同时朝着李然行了躬身拜礼。

    这等的荣耀,即便是王子弃疾也是羡慕不已,一双阴沉的眸子里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而李然面对楚王的礼遇,那自是要回礼的,只见他快步来到楚王身前并是拜跪于地。羲和晨昊的我在春秋不当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